400-123-4567

新闻资讯 分类
一次难忘的演出——军营轶事系列短文(三)im体育

  im体育1979年2月17日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的日子,所以很多人对这一天印象深刻。对我来说,1979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事情,尤为特别,就在当天,我第一次登上了112师师俱乐部的舞台,为师、机关干部和师直属队的官兵演出。

  我当兵那会儿,为了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,搞好节假日官兵的娱乐活动,几乎每个连队都有一个演唱组。我所在的336团5连文化宣传工作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出色,是上级重点抓的单位之一,曾获得过北京军区唯一一次建制连歌咏比赛的第一名。连队除了有统一配发的文化器材外,还有扬琴、胡琴、琵琶、笛子等民族乐器,更稀奇的是还有手风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小号等西洋乐器,连队的演唱组在336团是小有名气的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,作为思想宣传队重要成员,在连队去北京"支左"期间,曾经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演出过,受到好评。

  5连非常重视演唱组的工作,每当新兵入伍和战士调入,干部都会认真了解每个人有无文艺特长和表演方面的才能。我在5连期间,有不少同志是多才多艺、能歌善舞,很有表演才华。如:声乐造诣很高的燕翀、快板书说的非常棒的副指导员高卫国、敲的一手好扬琴的张洪洞、小号吹得不错的赵经纬、有表演天赋的陈彦林等等。在演唱组我是属于:能喊几嗓子、能跳两下子、能说段子,键盘乐器乐也会一点的"博而不精"式的人物。

  记得1977年春天,我们到易县西陵地区的龙泉庄驻训,连队为了密切军民关系、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,由演唱组在驻训点举办了一场演出。我们住的村子有个大戏台,台前广场也不小。部队要为村民(社员)演出的消息一经传开,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扶老携幼、骑车步行、蜂拥而至,把戏台围了个水泄不通,广场上坐满了附近的群众人,仿佛是看大戏过大年。

  演唱组进行了认真排练,每个节目都精雕细琢,指导员尹世奎也是多次动员鼓劲,要求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出色的节目,为驻地群众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。

  实事求是讲:一个连队的演唱组,也就十来个人,业余时间凑到一起排练,没有演出的服装、道具,更没有背景画面和专业的音响设备,水平非常的一般,能拿的出手的节目也不多。可看到那么多老百姓慕名来看演出,大家兴致很高、劲头十足,表演得相当投入。

  整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我们演出了:表演唱、器乐合奏、快板书、小号独奏、独唱、相声等节目。观众被战士们朴实、真挚和充满战士风采的表演深深吸引im体育,个个喜上眉梢、轻松愉快,场下掌声不断、气氛相当的热烈;特别是我和刘兵说的相声,更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,看到男女老少乐的前仰后合、笑声不断、好评如潮的场景,我们心里也是美滋滋的。以至后来我们走在街上im体育,好多人还对我俩指指点点。

  1979年初,师部下发通知:举办全师的文艺调演。要求6个建制团、师直、师农场和化工厂每个单位出2个节目。336团代表队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5连的头上。我们准备了两个节目,一个是器乐合奏,另一个是男生四重唱。节目上报后,师里又来通知,因为各单位上报的节目太多,又有不少重复的,所以让我们就演一个:男生四重唱。对此,我们全力以赴、集中精力,把这个节目演好。

  我前边讲过,我们连的燕翀同志声乐造诣很高,有扎实的乐理知识和演唱功底,另外他的父亲余琳曾当过112师的政委(入朝时是114师部主任),燕翀本人非常平易近人,毫无后代的架子;但因为他身高一米九以上,与大家站在一起不太匀称,所以他提出自己不上台,当合唱组的艺术指导。我们这个组合共有五个人,有我、刘兵、王世杰、董兴林im体育,手风琴伴奏张建。在燕翀的指导下,我们重点解决分部、合声以及舞台表演的问题。值得一提的是,手风琴手张建拉琴与众不同,绝大多数人都是右手弹曲调键,左手弹合弦(贝司)键钮,可他正好相反,真是奇了怪了。

  1979年2月17日下午,团里派车把我们5个人送到了师部。各单位参加演出的人集中后,又将我们拉到了师宣传队去化妆,这让我是吃惊得不小。112师宣传队是全军名声很响的文艺团体,因为有迎外和重要演出任务,所以它的成员大多数是科班出身,艺术水平一流。让这些俊男靓女给我们这些来自基层连队的战士化妆,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、喜出望外。宣传队的同志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化妆。记得给我化妆的是一个身材苗条、面容娇好的女兵,她落落大方,态度和蔼,妆化的认真仔细、一丝不苟;她和风细雨的问话,温柔的鼓励,让人感到很亲切和自然,她的模样至今仍有印象。专业就是专业,不承认不行,经他们化妆后,我们一个个精神了许多,漂亮了不少。比我们自己画的浓眉大眼、涂得大红脸蛋强出百倍。

  演出开始前,我透过幕布缝隙看台下,来了不少我见过的师,俱乐部里坐的是满满当当、气氛相当的活跃。各单位代表队表现得都挺好,这也给了我们不小的压力。我们的男生四重唱被安排第五个出场,望着场下黑压压的观众,我心里是即激动、又紧张,心里是直打鼓。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是南斯拉夫电影《桥》的插曲,我们一亮嗓子,简直是惊动四座,下边是掌声雷动、叫好声四起。因为当时能够把合声和分部唱好是很不容易的,况且演唱者还是来自基层连队的战士。等我们唱完两首歌下台后,场内仍然是长时间鼓掌,希望我们返场。因为提前有预案,我们毫不犹豫准备再次登台。突然,师宣传科的一个干事拉住了我,他急切地说:你们不要上了,后边的节目也要压缩和减少,一会儿这里要开重要的会,传达。还没等他讲完,演下一个节目的人就急匆匆上台了。因为出现了突然情况,后边的节目删掉了不少,演出草草收场了。

  最后,文艺演出的现场变成了传达对越反击战文件的会场。原计划要在师里住一天,等着评奖和总结,结果当晚就送我们回到了团里。一到连队,就开始发枪发弹,启封车辆,部队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。

  战备解除后,师部给我们连发了两个奖状,一个是先进演唱组,另一个是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。

  回顾这段特殊的经历,让人回味无穷、感慨万千。是啊!人生就是由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组成,每一道绚丽的彩虹后边,都有动人心魄的故事存在。

官方微信 关闭